102岁马来西亚首富千亿家产诚寻继承人

浏览 发布时间 2025-06-19 作者 作者: 安博全站app登录官网下载

  

102岁马来西亚首富千亿家产诚寻继承人

  2025年3月,位于上海外滩附近的金陵华庭,以18.9元/㎡这一“天价”震撼了楼市。

  有一个豪宅项目,其背后的操控者是一位年已102岁的华裔老人,他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。这位老人正是马来西亚的首富郭鹤年。

  郭氏家族构建的商业版图,以粮油与地产作为根基,借助酒店和物流编织商业网络,凭借数据与能源开拓疆域,这是一个横跨三大洲的千亿规模的隐形商业帝国。

  然而,人们很难想象得到,如此这般的财富巨头,竟然是发源于南洋的一家即将破产的米店。

  多年来,郭鹤年始终秉持着这样的理念:“绝不要哄抬主要粮食的价格,穷人是依靠粮食为生的。经商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,不可趁人之危。”

  1923年,郭鹤年在福州仓山区出生,他的父亲郭钦鉴早年前往南洋谋求生计,于马来柔佛州开办“东升米店”。

  在日军侵略中国的时候,郭家米店由于不肯给日军供应粮食,几乎遭受灭门之灾。那时年仅13岁的郭鹤年只能跟着母亲郑格如逃进山林之中,依靠挖野菜维持生计。

  这段经历深入他的骨髓,之后他常常讲:“经商之人能够谦逊,但不可没有骨气。”

  1947年的时候,父亲因病离世,家族中的米店由于兄弟之间的内部争斗而即将分崩离析。

  25岁时,郭鹤年凭借母亲资助的3万马币对公司做重组,且把公司名字改成了“郭兄弟有限公司”。

  当时恰好是马来战后重建的时期,他把赌注下在英国殖民政府急需的建材贸易上,在两年之内就赚取了第一桶金。

  1945年的时候,郭鹤年前往伦敦研习期货交易,在糖业交易所见识到了西方资本操控全球大宗商品的价值的手段。

  在从伦敦返回国内之后,他把米店关停了,并且将所有的资金都投进了炼糖行业。

  郭鹤年运用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的战略,在偏远的霹雳州种植园承包了2万英亩的甘蔗园。他做出长期以最低保护价进行收购的承诺,获取了当地种植户的信赖,从而保障了原料供应的稳定,实现了成本的控制。

  与此同时,他大力开拓销售网络,构建起从原料采购到加工再到销售的一体化经营模式,快速抢占市场。

  1963年,在全球糖价由于古巴危机而迅猛上涨之际,他作出了一项令人诧异的决定:

  把全部身家都抵押出去,用以购买巴西原糖,并且在伦敦期货市场构建多头仓位(多头仓位是指投资者购买像股票期货之类的某种资产,预期该资产价格会上升,从而能够在日后以更高的价格售出,进而获取利润)。

  在糖价攀升至超越历史顶配水平的时候,他不但把控了东南亚百分之八十的糖业贸易,而且构建起了从印尼甘蔗园一直延伸到香港精炼厂的垂直商业链条,是当之无愧的“亚洲糖王”。

  中国的糖价急剧攀升,外汇存底仅余7000万美元之际,国务院委派他到国际市场秘密购置30万吨糖。

  这是一场关乎生死的豪赌:一旦消息泄露,国际糖价便会猛涨25%,中国的财政或许会走向崩溃。

  郭鹤年乘飞机前往伦敦的糖业大会,白天的时候,他与各位巨头愉快地交流互动,到了夜晚便指挥团队在巴西大量采购货物。

  到最后,他不但成功采购了30万吨糖,并且凭借期货套利的方式为中国挣得500万美元,这一数额相当于中国当年外汇存底的7%,而他自己却分毫未得。

  这一“国家使命”是郭鹤年商业拓展的关键转折点,在改革开放之后,郭鹤年成为率先投资内地的华商。

  1984年的时候,郭鹤年承受着“外资搞地产属于剥削”这样的舆论压力,投入5.3亿美元来建造北京国贸中心。

  美国的SOM事务所被聘请来设计国贸,其被设计成“垂直城市”,这一设计远远超出了当时中国建筑的标准。

  国贸一期开业之时,距离当时已过了6年,IBM、通用电气、壳牌这几家企业,为争抢办公室,给出了每天每平方米8美元这样的超高价格,其年租金回报率超过了15%。

  当下,国贸三期每年的租金收益超过50亿元,其出租率长期维持在95%以上,在全世界内属于盈利最多的商业综合体之一。

  1971年,郭鹤年开启酒店事业的拓展之旅,创建了香格里拉酒店集团,以“东方美学与英式服务”相融合的模式经营酒店,顺利赢得众多全球富豪的青睐。

  1986年的时候,文莱的苏丹要为王子举办婚宴,把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酒店包下了整整3天,总共花费了1200万美元。

  1996年的时候,香港的富豪郑裕彤花费了2亿港元,在九龙的香格里拉为女儿举办婚礼。

  1991年的时候,郭鹤年做出了一个决定,那就是投资20亿美元进军中国食用油市场,彼时中国家庭仍然在使用散装菜籽油。

  借助丰益国际那达200万公顷的棕榈园,把原料成本控制得比竞争对手低40%。

  借助广告营销的手段,央视广告所宣传的“1:1:1黄金比例”,把调和油和健康等同起来,有力地占据了用户的心智。

  2008年“大豆危机”爆发,郭鹤年于芝加哥期货市场进行做空操作,以棕榈油取代大豆油,在当年实现净利润逆势上扬18%。

  郭鹤年的商业版图看似极为繁杂,然而其实就是遵循着三条不可违背的铁律的:仅仅涉足必需品领域、借助全球通用规则来赚取本土的财富、确保备用资金足够充裕。

  凭借这些策略,他成功渡过了5次经济危机,并且连续18年稳居马来西亚首富之位。

  然而,那个操控着如此巨大商业帝国的人,也有令其苦恼之事,年已102岁的他正遭遇无继承人的困境。

  郭氏家族的第三代总计有14人,其中仅有3人凭借着特定的成绩得以进入家族的管理层,不过这3人都未曾涉足家族的核心业务,所以直至现在,该集团内部还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“主心骨”式人物出现。

  长孙郭孟浚身为音乐制作人,创立了“Sound of Legacy”公司,把百分之五十的利润注入家族慈善基金。

  由孙女郭燕光引领的植物肉品牌“GreenPalm 2.0”于2025年获得欧盟认证,得以打入欧洲市场。尽管其仅占丰益国际营收的0.2%,却促使ESG评级提升至A级。

  侄孙Kuok Meng Wei与华为携手,运用昇腾芯片来取代英伟达,这使得算力成本降低了30%,从而吸引东南亚的AI公司前来入驻。

  2025年,郭孔华(次子)将担任嘉里建设副主席兼行政总裁,负责主导上海金陵华庭项目。

  身为郭鹤年的私人助理,长时间居住于深水湾大宅,被看作是最有希望接班的人。

  嘉里建设联席CEO王志强签订了一份对赌协议。如果上海金陵华庭的去化率超过80%,他就能得到0.5%的股权(大约价值2.2亿港元);要是没达到这个标准,就必须退还奖金。在2025年销售目标被下调之后,他个人遭受的损失达到了1.2亿港元。

  2025年,沙特主权基金(PIF)将凭借49%的股权,参与到印尼的棕榈油生物柴油项目之中。

  “三足鼎立”这种局面代表着一种稳定的状态,所以并没再次出现那种“绝对存在”的继承人。

  首先,制定积分规则,借助累积积分这一方式,对候选人是否达标予以判断,在其达标之后,便可进入继承人培养和公司管理核心层。

  当下依据商业成就(盈利1亿美元相当于100分)、慈善捐赠(100万美元计为1分)来计算的线分处于领头羊,长孙郭孟浚仅仅只有210分。

  其次,从综合商业敏感度、风险控制等方面做判断的话,或许会有“其他姓”的继承人出现。

  第三,郭鹤年把35%的资产转移至“可持续发展信托”,达成财富社会化并使传承处于可控状态。

  信托所产生的收益仅仅被用于定向用途,家族中的第三代成员不能直接对其进行支配。

  郭鹤年在修订家族的时候设立了处罚机制,若有人涉足密码货币或者娱乐业,其继承资格将会被剥夺。

  要求成员每年都得完成一定量的慈善份额,这样才可以尽到社会责任,延续家族的慈善传统。

  长孙郭孟浚在2024年由于未能达成100万美元的募捐份额,其分红被削减了70%,而且基金会投票权也被暂停一年。

  在集团的管理方面,运用职业经理人、外部资本以及家族成员构建起一种稳定的“三角”关系以制衡权力,从而规避单一接班人所带来的风险。

  就像他于2025年修订家族之际所写的那样:“对于商人而言,最佳的墓志铭并非是他赚取了多少财富,而是他使多少场游戏能够持续下去。”

  回首往昔便会发觉,郭鹤年无疑是一位极具智慧的商业领袖,而郭氏家族这一庞大商业帝国真正的继承人,最终会由规则而非血缘予以界定。

  环球人物报道:哪怕不盈利也要助力中国,耗费5亿美元构建国贸,亚洲“糖王”对中国的情感实在令人感动!

  界面新闻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:大马首富郭鹤年在上海价值400亿的超大型豪宅项目开始抢夺楼市小阳春的机遇。该项目首次亮相,其要求验资达3000万,并且每平米的均价为19万。

  嘉里建设的年报、丰益国际(Wilmar)的ESG报告以及《彭博商业周刊》中的郭鹤年专题。